噢!好久没去书店了,因为要去找一本书,就跑去溜了一圈,然后感受到了一种不好的体验!书店还是那个书店,只是看到的一些书,让我觉得焦虑。
先感受一下吧,随手拍的,清一色的标题党,不懂的人看到还以为现在语言可以这么好学呢!
“一站式搞定”-好像一本书就能提供一门学科的一条龙服务,有它不愁!
-不管,买它!!!
“看这本就够了”-说好的牛津字典,语法大全呢?人家还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每年调研更新呢!
-不管,买它!!!
“30天,包会”-如果30天能学会一门语言的语法,掐指一算,一年能学12门语言,牛逼!
-不管,买它!!!
“零基础,快学”-ABC不会都不要紧,打开这本书,你自然而然全都能懂,比神童还神。
-不管,买它!!!
这只是随便拍了几本语言学科类的,经济类,人文社科类也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在书店的时候碰到一个爸爸,应该是不会英语,很焦急的问店员什么书适合孩子学英语,怀里抱了一大堆书,店员也说不太清只是指了指那边的区域让这个爸爸自己看,觉得合适就可以买。
讲真,这些书真的大同小异,换一个书名就好像换了一种新功能一样。而那些夸大的宣传对于不太懂得人来说迷惑性还是很大的。而且像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书多存在于工具类的书中,巴菲特说指数基金好,于是一大堆讲指数基金的书换着不同的书名各种夸,看十本书和看一本书没有什么差别
我在想,如果能有个机器,自动筛选出这些重复的内容就好了,这样估计书架上的书能减少一大半。
下次还是不要去书城了,逛逛人文书店吧,至少还能看到多一些原创,没有那么多复制粘贴keke
原著是一个有趣的人,若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还没有人抢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