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离婚
来源:
2021-01-29
18590 人看过 离婚属于法律行为,需要本人亲自办理。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能力的,那么,如果要结束婚姻关系,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离婚呢?今天,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离婚
可以通过离婚诉讼来进离婚。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
⒈ 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是间歇性精神病病人
⒉ 作为离婚案件的原告的,必须在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
⒊ 作为离婚案件的被告的:
⑴ 如果其精神状态出于正常阶段,由其本人亲自参加诉讼;
⑵ 处精神状态不正常阶段,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有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植物人等。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而不能协议离婚,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民事活动,其所作出的意思表示为无效的意思表示。而诉讼离婚,也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处的诉讼地位不同而不同:
⒈ 谁可为其诉讼代理人
配偶(正常人)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被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除了配偶外的近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
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
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相互推诿的,由法院指定一人代为诉讼。
⒉ 代理诉讼的目的
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资格认定
一般应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或省级以上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诉讼。
四、离婚时的一次性经济帮助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没有或明显减少,不足以为此基本生活的,属于“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因此,离婚时另一方应给予精神病人一次性的经济帮助。
作为离婚案件的被告的,如果其精神状态出于正常阶段,由其本人亲自参加诉讼;处精神状态不正常阶段,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延伸阅读:
- 交通事故赔偿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责任是如何认定的
- 夫妻一方属于非民事行为能力人想离婚该怎么办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离婚
-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特邀律师:
刘毅律师
广东广州
刘毅律师,法学硕士,15年专注于婚姻家事领域,600多起婚姻、遗产相关案件经验;成功为多个高净值人群提供企业、家业风险隔离、家庭财富传承、婚姻财富规划、家族信托设立、移民财富保障、海外资产配置等法律服务;详细>>
在线咨询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还没有人抢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