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文件操作与数据存储json
文件读取
键盘读取
Python2中有两个内置的函数可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它默认来自键盘。这些函数分别是:input() 和 raw_input()。
但在Python3中,raw_input()函数已被弃用。此外, input() 函数是从键盘作为字符串读取数据,不论是否使用引号(”或“”)与否。
#!/usr/bin/python3
>>> x=input("something:")
something:10
>>> x
'10'
>>> x=input("something:")
something:'10' #entered data treated as string with or without ''
>>> x
"'10'"
从本地读取
打开和关闭文件
open()函数注意:
- 文件被打开后一定得记得关闭close()。否则可能会损害文件。所以尽量使用 with 。让python自己判断什么时候该关闭,并自己去关闭。
- open()后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有read()方法与write()方法。
- 常用打开模式:
r 只能读
r+ 可读可写,不会创建不存在的文件,从顶部开始写,会覆盖之前此位置的内容
w 只能写,覆盖整个原有文件(不要乱用),不存在则创建
w+ 可读可写,如果文件存在,则覆盖整个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a 只能写,从文件底部添加内容 不存在则创建
a+ 可读可写 从文件顶部读取内容 从文件底部添加内容 不存在则创建
如果我们在open文件后,没有进行任何读写,则默认r模式
with open ('pi.txt') as file_object :
contents = file_object.read()
print( contents )
逐行读取:
filename = 'pi.txt'
with open (filename) as file_object :
for line in file_object:
print (line)
文件写入
w模式:覆盖原有数据
filename = 'pi.txt'
with open (filename,'w') as file_object :
file_object.write("i love you \n")
file_object.write("i love you \n") # 加上\n可以一行一行的加入
a模式:添加新的内容,不会覆盖原有内容
filename = 'pi.txt'
with open (filename,'a') as file_object :
file_object.write("i love you \n")
file_object.write("i love you \n") # 加上\n可以一行一行的加入
数据存储json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ECMAScript的一个子集。
Python3 中可以使用 json 模块来对 JSON 数据进行编解码,它包含了两个函数:
json.dumps(): 对数据进行编码。
json.loads(): 对数据进行解码。
在json的编解码过程中,python 的原始类型与json类型会相互转换,具体的转化对照如下:
Python | JSON |
---|---|
dict | object |
list, tuple | array |
str | string |
int, float, int- & float-derived Enums | number |
True | true |
False | false |
None | null |
json.dumps 与 json.loads 实例
以下实例演示了 Python 数据结构转换为JSON:
#!/usr/bin/python3
import json
# Python 字典类型转换为 JSON 对象
data = { 'no' : 1, 'name' : 'Runoob', 'url' : 'http://www.runoob.com' }
json_str = json.dumps(data)
print ("Python 原始数据:", repr(data))
print ("JSON 对象:", json_str)
执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Python 原始数据: {
'url': 'http://www.runoob.com', 'no': 1, 'name': 'Runoob'}
JSON 对象: {
"url": "http://www.runoob.com", "no": 1, "name": "Runoob"}
通过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简单类型通过编码后跟其原始的repr()输出结果非常相似。
接着以上实例,我们可以将一个JSON编码的字符串转换回一个Python数据结构:
#!/usr/bin/python3
import json
# Python 字典类型转换为 JSON 对象
data1 = {
'no' : 1,
'name' : 'Runoob',
'url' : 'http://www.runoob.com'
}
json_str = json.dumps(data1)
print ("Python 原始数据:", repr(data1))
print ("JSON 对象:", json_str)
# 将 JSON 对象转换为 Python 字典
data2 = json.loads(json_str)
print ("data2['name']: ", data2['name'])
print ("data2['url']: ", data2['url'])
执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Python 原始数据: {
'name': 'Runoob', 'no': 1, 'url': 'http://www.runoob.com'}
JSON 对象: {
"name": "Runoob", "no": 1, "url": "http://www.runoob.com"}
data2['name']: Runoob
data2['url']: http://www.runoob.com
如果你要处理的是文件而不是字符串,你可以使用 json.dump() 和 json.load() 来编码和解码JSON数据。例如:
# 写入 JSON 数据
with open('data.json', 'w') as f:
json.dump(data, f)
# 读取数据
with open('data.json', 'r') as f:
data = json.load(f)
原文链接:https://lookme.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71056859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还没有人抢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