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率地分配电流输出,许多第三方移动周边大厂会为旗下多接口充电器搭载“智能检测充电电流”功能,言下之意就是能自动识别设备所需的输出电流,并且适当充电,举例来说,当使用60W双接口充电器,其中一接口接入要求充电功率至少45W的笔记本电脑,具有智能检测输出电压电流功能的充电器则会聪明分配一...
选购多孔充电器时,除了要留意其 USB-C 插孔单独使用时最高输出功率,是否符合自己 iPhone 型号所支持的最高快充功率之外,当为多设备统一进行充电的状态下,也不能忽略多孔位同时输出的充电功率。以小米1A1C的30W PD充电器为例,根据产品规格所示,当使用者单独使用 USB-C 插孔时,该充电器最大输出15V/2...
随着今日3C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高、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在这样双重的升级上,充电器的功率也跟着水涨船高。然而,在快速充电器甫问世期间,大功率充电器所伴随的大体积一直是为人诟病,因为体积庞大会直接影响外出携带便利性,这时导入 GaN 氮化镓技术的快充头便解决了上述问题。
简单来说,G...
目前 iPhone 仅支持 USB PD 快充规格,只要是 iPhone 8之后的机型都可以使用支持 USB PD 或是 Apple 自家的18W以上充电器来帮 iPhone 快充,由于每款 iPhone 快充支持最低功率都会有所不同,以 iPhone 8到 iPhone XS 系列机型来说,基本上以18W PD充电头为佳; iPhone 11以上的机型,则建议选择20W以上的P...
有鉴于过往不同设备间所采行的充电接口也不尽相同,在使用上难免造成用户混乱与困扰,因此 USB-IF 协会便跳出来统一充电规格,而由 USB-IF 协会所制定的充电规格即称为 USB PD (USB Power Delivery),PD充电规格一定得通过 USB-C 界面来达成,设备则没有限定,包含相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屏幕等等都可以...
由于快充技术主要是以提高电压或是提高电流达成,因此常有消费者担心快充会不会有危险?针对这点,各家厂商都有为电池设计保护机制,多数的快充功能主要是缩短0%至50%的充电时间,50%之后会降低充电速度,80%之后会再降低一些,转为所谓“涓流充电”,借由这样充电速度的调整来保护电池。不仅如此,手机内建...
一般而言,手机在快速充电状态下所伴随的温度升高,是耗损手机电池的主要原因,不过同上题,因应快充技术本身具有保护机制,像是智能散热及涓流充电等配套措施,使得手机快充时不会始终处于最大功率,当电量超过50%以后,充电的最高功率便会逐渐下降,避免温度继续升高,因此,使用者与其担心快充是否伤电...
众所周知,PD快速充电标准的基本架构是 USB-C 接口,但 USB-C 只是 USB 制式的一种接头规格,并不表示采用 USB-C 接头的线材就直接支持 PD快充,市面上大多数低价的 USB-C 线材,基本上都不具备 PD快速充电能力,购买时必须睁大眼睛看仔细。不过话说回来,消费者应如何判断店头销售的副厂 USB-C 充电线具...
用户在高功率充电器的辅助下,可以有限度地为设备提升充电速度,不过除了从充电器着手之外,其实各手机大厂也从处理器下手或开发独家技术,发展出相应的快速充电方式,实现手机的快充能力。
举例来说,高通就推出 QuickCharge 快充技术(简称QC),让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可以采用 QC快充技术;而联发科...
说到影响手机的充电速度的因素,那么则得回到高中物理课所教的电流输出原理来近一步讲解,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强度资讯主要是由“伏特(V)”和“安培(A)”两组数据构成,将伏特与安培数相乘即可得出充电器的“额定功率(W)”,一般常见的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输出资讯多为“5V/1A”,额定功率为两者相乘所得出的“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