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发布于《科学》的一份研究称,捕捉到两个原子进行量子信息传递的过程。这对了解各种材料内部大量微观粒子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展现例如超导这样神奇的特性,或是量子比特如何存储信息等这些前沿的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
这里所说的两个原子间使用的语言就是指各自的自旋特性,对话就是研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研发了一种使用光子作为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芯片技术,只要有资金,就能造出实际可用的量子模拟器。
去年,谷歌公司高调宣布实现了“量子至上”技术。他们使用的是超导体作为量子比特。这份12月9日发布在《科学进展》期刊上的研究使用的是光子。研究称,这是量子...
近期一份发布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称,利用超薄的材料造出了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马约拉纳量子态,为造出抗干扰性能强的量子比特奠定了基础。
马约拉纳费米子是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1937年提出的一种假设的粒子。它具有粒子的特性,但却不是真正的粒子。现在科学家认为这种粒子是解决量...
1、阿里腾讯百度等133家企业签署公约
为切实做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持续提升行业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职能,制定发布了《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数据安全自律公约》。
2、张近东出席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11...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将一个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维持长达22毫秒,是目前量子态可维持时长的1万倍。22毫秒对于计算机来说,几乎相当于“永恒”的概念。
即使对于现在的电脑来说,22毫秒也是相当长的时间。以3.1GHz处理器的MacBook笔记本来说,每秒计数31亿次。在22毫秒内,可以计数6,820万次。
...
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宣称,将薛定谔猫的概念引入量子计算机,将可以解决量子计算机复杂的纠错问题。
传统计算机信息单位是比特,只有0或1两个状态。在计算过程中,唯一出错的可能性是出现所谓的“数码翻转”,即0不慎变成1,或是相反的情况。传统计算机通过使用三个冗余的物理数码实现纠错,即用三个数码...
一个国际研究组观察到量子临界态下,大量电子纠缠的现象。这是至今科学家找到的显示量子纠缠对量子临界态起到重要作用的最显着、直接的证据,对量子信息技术和高温超导具有重要意义。
像我们熟悉的冰块融化成水、水挥发成蒸汽,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将发生状态的转化。量子材料也存在状态的变化,发生变...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科学家称,发现了擦除量子比特信息的独特的量子特性,对量子芯片的设计将有重要影响。研究者表示,看似被“兰道尔擦除”理论解决的“麦克斯韦妖”悖论,恐怕又要回到科学家的视野。
1961年当时在IBM工作的兰道尔发现,在经典计算机——即由0和1数码构成的计算机上,擦除一个数码的...
1、vivo出席2020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大会期间,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出席"5G泛智能终端、渠道生态合作峰会",并发表《同创互联新生态 共建智能新体系》主题演讲,分享vivo在5G时代的战略方向以及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共赢。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vivo长期以来与中国移动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