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

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通过验收,覆盖11家区属医院

原文链接:http://www.gz.gov.cn/zwfw/zxfw/ylfw/content/post_6958798.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从全区年度门诊总量,到医生接诊开的每一张药单;从一份CT影像档案,到诊疗全流程的记录……在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平台上,连接着患者、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健康医疗数据在此汇聚流动,实现一份电子病历全区通用,帮助患者获得更便利的医疗服务,医疗一线问诊效率显著提升,医疗监管也愈发透明高效。

  从南沙区卫健局获悉,该平台建设历时两年多,已于日前通过验收,目前已覆盖全区11家区属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19个村卫生站,建立收集健康档案覆盖全区80余万人口。南沙区也成为全市首个与广州市检查检验平台联通实现结果互认的辖区,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处在全市领先水平。

  ● 助力高效问诊:打破患者跨院诊疗数据壁垒

  依托去年8月份在该院上线的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他如今可以轻松获悉患者此前在广州市其他医院就诊的记录,既往病史、近期用药、检验检查等信息一目了然。

  “病人是不是有慢性病、对什么药物过敏,医生结合系统上的电子病历就能了解到,诊断时更不容易出现疏漏。”林华秀说道,这显著降低了医患沟通成本。打通患者的跨院诊疗数据,是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的一大亮点。自2018年4月启动建设以来,该项目初步完成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医疗数据的全量归集,形成居民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等。

  ● 减少就医成本:检验结果互认累计万次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医疗数据联通为患者带来的另外一个利好。南沙区也是全市首个与广州市检查检验平台联通实现结果互认的辖区,这意味着转院、转诊的患者有望减少重复检验检查,降低就医成本。

  “比如东涌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他近期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拍过CT,医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化平台调取清晰的扫描影像,如果认可这个检查结果,就不用再给患者开检查单了。”平台承建方中电数据服务(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接入广州市的检查检验互认平台以来,南沙区医疗机构实现互认次数约1万次,减少患者做重复检验检查的费用。

  信息化平台为南沙居民就医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如今,南沙市民通过关注“南沙E健康”微信公众号、绑定个人信息,便可“一码通用”完成网上预约挂号、接收排队提醒、实时结算等操作,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在日均接诊量将近1000人次的灵山医院,以往病人排长龙等挂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以前叫号全靠护士的嗓子,现在电子叫号不仅方便病人就诊,也让我们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小了很多。”灵山医院门诊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挂号的人数约 11万人次,缴费人数约12万人次。

  ● 弯道超车:全区医疗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区别于独立部署的传统模式,上述信息化项目已建立起统一的区域医院信息系统,建成较为领先的区域医疗集约式SaaS化建设新模式,避免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入,推动南沙医疗信息化建设“弯道超车”。

  截至12月初,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已收集社区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约80万份,形成全民健康信息库;南沙区属医院通过信息化项目平台接收门诊量约 317万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村卫生站上线基层信息系统以来接诊病人共约90万人次。该平台同时对接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累计上传南沙区医疗服务数据约1.2亿条,数据质量、完整性均在全市处在领先水平。

  高质量的真实数据采集也为透明高效的医疗监管带来可能。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区域医疗运营情况监控平台上,医疗监管部门可实时监控全区医疗总体情况及医疗机构的运营指标,甚至可以直接追溯到具体的某一张药单。“包括均次住院费用、用药费用等指标统计如今不再依赖医院的纸质报告,大量减轻了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南沙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键指标统计周期大幅缩减,医疗监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起风网 » 南沙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通过验收,覆盖11家区属医院
分享到: 生成海报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