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13|tag:27次围观|0 条评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等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亟待加快发展可再生液体燃料补齐能源转型短板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受多方重视,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pm2.5来源解析报告显示,在雾霾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污染占到3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要求,指明了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战略方向。

在此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可再生电力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6年底,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装机已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34.6%有力推动了国内电力供给结构的持续优化。相比较而言,我国可再生液体燃料发展则明显滞后,2016年实际消费量仅约300万吨,不到全国成品油消费的1%,已成为当前能源转型的突出短板,亟待加快发展。

明确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但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调控粮食市场,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

“生物燃料乙醇是可再生液体燃料和绿色、优质汽油组分。”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工、河南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表示,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可替代部分石油,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和安全水平。同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排放。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也是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焚烧问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此外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在有力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出现了政策性库存高企等问题。据有关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的超期超标等粮食可支撑一定规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

据中国石化集团科技部原主任、教授级高工乔映宾介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的1代和1.5代生产技术工艺成熟稳定,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2代先进生物燃料技术已具备产业化示范条件。此外,国内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推广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适合国情、可以复制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始于“十五”初期,2001年在黑龙江、河南、吉林、辽宁、安徽等地启动了生物燃料乙醇试点。从“十一五”起,根据形势变化暂停了粮食燃料乙醇发展,陆续在广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建成多个非粮燃料乙醇示范项目或产业化装置。截至目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年消费量近260万吨,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已有11个省区试点推广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同期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奠定了进一步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基础。

2020年全国范围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步构建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创新体系,实现纤维素燃料乙醇5万吨级装置示范运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燃料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装备和产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为完成以上目标,《方案》提出,从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产能布局、完善粮食原料定向供应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说明,确保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针对试点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健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监管体系、强化油品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监管的具体举措。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和加强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梳理了下一步行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企业保供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起风网

本博客所有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复制或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起风了,原文地址《十五部门要求2020年车用乙醇汽油将全国覆盖
   

还没有人抢沙发呢~